2017联考逻辑真题+答案详解 (华章刘国民老师专供) 绿为说明及方法时间 兰为参考答案 黄为干扰分析 三、逻辑推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面每题所给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第26~55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结论型:关键字法 50S 26.倪教授认为,我国工程局技术领域可以考虑与国外先进技术合作,但任何涉及核心技术的项目就不能受制于人,我国的许多网络安全建设项目涉及信息核心技术,如果全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而不努力自主创新,我国的网络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根据倪教授的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我国有些网络建设项目不能受制于人。 B.我国许多网络安全建设项目,不能与国外先进技术合作。 C.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所有项目都不能受制于人。 D.只要不是全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我国网络安全就不会受到严重威胁。 E.如果能做到自主创新,我国的网络安全就不会受到严重威胁。 结论型:直言六边形对角法 50S 27.任何结果都不能凭空出现,它们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任何背后有原因的事物均可以被认识,而可以被人认识的事物都必然不是毫无规律的。 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为假? A.人可能认识所有事物 B.有些结果的出现可能毫无规律 C.那些可以被人认识的事物,必然有规律 D.任何结果出现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E.任何结果都可以被人认识 加强型:有A有B 20S 28.近年来,我国海外代购业务量快速增长,代购者们通常从海外购买产品,通过各种渠道避开关税,再卖给内地顾客从中牟利,却让政府损失了税收收入,某专家由此指出,政府应该严厉打击海外代购的行为。支持? A.近期,有位前空乘服务员因在网上开设海外代购店而被我国地方法院判定有走私罪。 B.国内一些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与海外代购产品相比,无论质量还是价格都缺乏竞争优势。 C.海外代购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了国内部分民众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 D.去年,我国奢侈品海外代购规模几乎是全球奢侈品,国内门店销售额的一半,这些交易大多避开关税 E.国内民众的消费需求提升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经济现象,应以此为契机促进国内消费品产业的升级。 逻辑计算题
条件排除法 5秒法 29.为了配合剧情,招4类角色,外国游客1-2名,购物者2-3名,商贩2名,路人若干,甲、乙、丙、丁、戊、己6人,且每人在同一个场景中,只能出演一个角色。已知: (1)只有甲、乙才能出演外国游客 (2)每个场景中至少有3类角色同时出现 (3)每个场景中,如果乙或丁演商贩则甲和丙演购物者。 (4)购物者、路人之和在每个场景中≤2 A.同一场景中,如果戊和己演路人,那么甲只能演外国游客 B.同一场景中,由己演外国游客则甲演商人 C.至少有2人在不同场出演不同角色 D.甲、乙、丙、丁不会出现在同一场景 E.同一场景中,如果丁或戊演购物者,则乙只能演外国游客 前提型:无之必不然法 30、离家300米的学校不能上,却被安排到2公里以外的学校就读,某市一位适龄儿童在上小学时就遇到了所在区教育局这样的安排,而这一安排是区教育局根据儿童户籍所在施教区做出的,根据市教育局关规定的“就近入学原则”,儿童家长将区教育局告上法院,要求撤销原来安排,让其孩子就近入学,法院对此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要求。 下列哪项最可能是法院的合理依据? (A)“就近入学”不是“最近入学”,不能将儿童户籍地和学校的直线距离作为划分施教区的唯一依据。 (B)按照特定的地理要素划分,施教区中的每所小学不一定就处于该施教区的中心位置。 (C)儿童入学研究应上哪一所学校不是让适龄儿童或其家长自主选择,而是要听从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安排。 (D)“就近入学”仅仅是一个需要遵循的总体原则,儿童具体入学安排还得根据特定的情况加以变通。 (E)该区教育局划分施教区的行政行为符合法律规定,而原告孩子户籍所在施教区的确需要去离家2公里以外的学校就读。 结论型:假言多条件 50S
找相关 31、张立是一位单身白领,工作5年积累了一笔存款,由于该笔存款尚不足以购房,才考虑将其暂时分散投资到股票、黄金、基金、国债和外汇等5方面。该笔投资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 如果黄金投资比例高于1/2,则剩余部分投入国债和股票; (2) 如果股票投资比例低于1/3,则剩余部分不能投入外汇或国债; (3) 如果外汇投资比例低于1/4,则剩余部分投入基金或黄金; (4) 国债投资比例不能低于1/6。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 国债投资比例高于1/2 (B) 外汇投资比例不低于1/3 (C) 股票投资比例不低于1/4 (D) 黄金投资比例不低于1/5 (E) 基金投资比例低于1/6
加强型:无A无B 50S 32.通识教育重在帮助学生掌握尽可能全面的基础知识,即帮助学生了解各个学科领域的基本常识;而人文教育则重在培养学生了解生活世界的意义,并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价值和意义做出合理的判断,形成“智识”。因此有专家指出,相比较而言,人文教育对个人未来生活的影响会更大一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断言? (A)当今我国有些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要远远多于人文教育课程 (B)“知识”是事实判断,“智识”是价值判断,两者不能互相替代 (C)没有知识就会失去应对未来生活挑战的勇气,而错误的价值观可能会误导人的生活 (D)关于价值和意义的判断事关个人的幸福和尊严,值得探究和思考 (E)没有知识,人依然可以活下去;但如果没有价值和意义的追求,人只能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
逻辑计算:图表法 60S 33-34题基于以下题干 丰收公司邢经理需要下个月赴湖北 湖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七省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各省均需调研一次,他的行程需满足如下条件: (1) 第一个或最后一个调研江西省 (2) 调研安徽省的时间早于浙江省,在这两省的调研之间调研除福建省的另外两省。 (3) 调研福建省的时间安排在调研浙江省之前或刚好调研完浙江省之后; (4) 第三个调研江苏省。 33.如果邢经理首先赴安徽省调研,则关于他的行程,可以确定以下几项? (A)第二个调研湖北省; (B)第二个调研湖南省; (C)第五个调研福建省; (D)第五个调研湖北省; (E)第五个调研浙江省。 34.如果安徽省是邢经理第二个调研的省份,则关于他的行政,可以确定以下几项? (A)第一个调研江西省; (B)第四个调研湖北省 (C)第五个调研浙江省 (D)第五个调研湖南省 (E)第六个调研福建省 |
关于我们|Archiver|盖恩教育中心版权所有 ( 苏ICP备12022628号 )
GMT+8, 2021-3-2 01:06 , Processed in 0.04639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